七星配资 医院“发喜报”庆佳绩,缺乏人文关怀的数据崇拜咋还没医好

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,近日,一则“喜报”受到关注,该“喜报”的左上角写有“兰州兰石医院”的字样,内容为:热烈祝贺兰石医院“再创佳绩”七星配资 ,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、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,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、手术25台。网友质疑,将诊疗数据视为“喜报”“佳绩”,太缺乏人文关怀。对此,兰州兰石医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,这份“喜报”中的诊疗数据属实,“确实用词不当,我院正在积极处理”。
\n据报道,在行业竞争压力加剧的背景下,很多医院会对病人流量大的科室奖励表彰,也会对不同科室的诊疗数据排序评比,诊疗数据的多少可以看作衡量医院服务能力的一种体现。但这些“内部数据”一旦对外公布,难免会让公众产生医院在“逐利性执医”的印象,让公众对医院产生误解,进而影响医院声誉。
\n近年来,就有不少医院因为发布类似“喜报”引发争议,让“喜报”变成了一种抹黑。2022年,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对外发布“喜报”称,祝贺“急诊人次突破200万”。引发关注后,该医院将“喜报”撤下。2021年,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文称“热烈祝贺胸外科2020年度手术量突破1000台”,引发舆情后七星配资 ,该院迅速删文并公开道歉。
\n诊疗数据的确可以作为内部“评优”,激励医护人员的参照,但以“喜报”的形式发出,让其处于公共舆论空间,表达方式就需要格外注意。举个例子,之前有医生认为,完成一台高难手术,把病患于“鬼门关”拉回后,完全可以开心地在手术台边自拍表达心情。但这种手术台前的自拍照同样最容易引发争议。
\n自拍照和那些冷冰冰的数据一样,令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失去了关联,这些照片和数据没有传递尊重、理解和关爱,甚至因此产生了隔阂和冲突。好的照片一定显示出了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的情感联系七星配资 ,比如巡视病情、比如全神贯注地与家属沟通。所以,不是医生不能自拍,而是如何去拍;不是不能开心,而是如何去表达。
\n回到数据上来,如果把对外公布的“喜报”,换成多少人愈后出院,多少人成功康复,多少人的病情由重转轻,想必舆论对抗的力量就会大大减轻。而那些缺乏人文关怀的“喜报”只会抹杀医护人员的奉献,伤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心,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。
\n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何惜架上药生尘”。在公众心目中,医护单位和医护人员的形象应该如此。缺乏人文关怀的数据崇拜是病,得治。药到病除的关键是,医院和医护工作者始终与病患以及家属保持共情。从医院的装潢,到医护人员的举止,都要显示出“医者仁心”,传递出人性的温度。“喜报”应该是为病患重获健康而喜,而非多挣一两个铜板而乐。
\n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七星配资
振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祥富金融 焦炭主力合约收涨1.9%
- 下一篇:没有了



